江蘇省某醫院是一所綜合性一級甲等醫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為該醫院的擴建項目。醫院污水在排入市政排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之前,需要進行預處理,以滿足排放標準。
根據醫院排放污水特點,本方案擬采用物化法處理工藝對該醫院的污水處理,預計處理效果能夠滿足排放要求。另外,醫院所排的污水,由于其主要來源于病人這一群體,所以其必然含有相當的病菌、病毒等一系列有毒、有害的微生物,要滿足醫院污水處理的預處理排放標準,須在排放前設置消毒處理工藝。
污水水量處理要求:Q=30m3/d, 實際操作按1.25 m3/h。
污水水質(一般醫院污水)
COD 350mg/L
BOD 200 mg/L
SS 350 mg/L
NH3-N 40 mg/L
出水水質:《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GB18466-2005)預處理標準主要指標如下:
COD 250mg/L
BOD 100 mg/L
SS 60 mg/L
氨氮(以N計) 35 mg/L
糞大腸菌群數 5000MPN/L
總余氯 2-8 mg/L
出水水質要求:污水排放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的預處理標準。
根據該醫院污水的水質特點與排放特點,以及該醫院所處的位置狀況,擬采用物化法處理工藝對該醫院的污水處理,該工藝投資少,處理能達到要求,對懸浮物的COD處理效果較好。
物化處理工藝,本方案采用徐凝反應處理工藝。利用絮凝劑使水中懸浮顆粒發生凝聚沉淀的處理過程。污水中投加絮凝劑后形成的礬花等在沉淀池中沉降處理時,絮體互相碰撞凝聚,顆粒尺寸變大,沉速隨深度而增加。生成的礬花在沉淀,過濾等水處理過程中起著強化和提高處理效率的作用。
工藝流程具體說明
設置格柵式是防止廢水中的漂浮物和大顆粒懸浮物進入后續處理設施,減輕后續處理設施的負荷及防止設備,管路和泵的堵塞。
調節池的作用是調節水質水量。廢水中的水質水量在排放過程中變化較大,處理設備是按照每天大部分時間連續運轉設計的。水質水量的調節對減少后續處理系統的沖洗負荷,穩定出水效果是必要的。
絮凝反應器由叫藥機和反應器組成,將絮凝劑投加到水體中,與水中的污染物反應形成沉淀,從而使懸浮物及有機物從水中分離出來,使水體得到凈化。
沉淀池利用重力沉淀原理,使混凝反應器的出水實現固液分離。
清水池,沉淀池的出水自流入清水池,由泵提升至機械過濾器進一步祛除污染物,確保水質達標。
消毒池,在消毒池中,消毒液與水進行充分的混合,將水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除去。